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于岳阳楼区全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引领区和首善之区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岳阳楼区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2021年,岳阳楼区改造老旧小区204个,涉及房屋2534栋、居民2.63万户、建筑面积288.78万平方米,改造任务约占全省的5%、全市的37.5%,是岳阳楼区改造推进力度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受益居民最多的一年。“十四五”时期,岳阳楼区计划总投资51.4亿元,改造老旧小区758个,涉及房屋2.72万栋、居民15万户,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82.97平方公里,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高位推动 勇立潮头创一流
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要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福祉,推进城市更新、提高治理水平的关键大事来抓好抓实。”市委书记王一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爱武多次采取“四不两直”暗访督导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并就城市建设、拆违治违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机制为先,谋划为要。岳阳楼区委区政府组建专班,成立由区委书记曾平原任组长,区长白再兴任第一副组长,区领导罗海、严石龙为副组长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岳阳楼区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细则》《岳阳楼区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度,形成了“区委领导、政府牵头,乡街负责、部门联点,社区主抓、居民主体,尽锐出战、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并根据“控建拆违、消防通道打通、环卫保洁、面源污染治理、城中村整治、城市形象更新”“六个结合”原则,按照“宣传引导、业务培训、走访调查、建管模式、征拆支持、资金筹措、精准设计、成本控制、质量监督、长效治理”“十个到位”要求,健全发改、财政、住建、旧改办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讲评”工作机制,群策群力、同心戮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同时,主动对接汇报争取上级各部门支持,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多项相关文件,有效促进了市区两级共同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全域覆盖 科学规划谋长远
规划是行动的纲领。面对艰巨改造任务,岳阳楼区瞄准打造全市、全省老旧小区改造“先行区”“样板区”的总体目标,切实担当起城市建管主职主责,紧紧围绕打造“民生保障、‘鲁班’品牌、共建共治共享、人产城和谐相融、‘深圳速度’”等“五个样板”。巨笔擘画,勾勒出一幅城市更新、百姓欢颜的美好蓝图。
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根据市委市政府“呼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城市持续有机更新、进一步促投资扩内需”的目标要求,共投入专业设计人员千余人次,深入一线调研走访,按照“应改尽改”的要求,进行全覆盖摸底调查,科学编制《岳阳楼区老旧小区改造规划(2021-2025)》,为今后五年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学编制专项规划。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途径,实施重点片区、城市主干道两侧提质改造,刷新城市形象,结合岳阳“一湖两岸”总体规划,编制完成铁西片区更新专项规划和洞庭南路、G240建设南路、上下观音阁及茶巷子等街道街景方案,同时针对中心城区易涝渍水问题,编制老旧小区改造雨污分流设计专项规划,将城市更新、渍水点整治等居民有期盼、发展有需要的工作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规划,将桂花园小区、洪源小区等项目纳入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磷化小区、天润小区等项目纳入三峡雨污分流建设,做到统筹推进、一并实施。
精心编制实施规划。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中,该区紧密结合涉改小区历史现状、地理现状、人文特征和基层治理等6方面情况,将204个涉改小区进行规划分区,划分为46个邻里单元和48个独立小区,区旧改办牵头负责、统筹协调,及时对接省、市住建部门,按小区现状和居民意愿,深入挖掘小区特色,收集文史素材40余个,合理设置改造内容,紧紧围绕“一区一策、一楼一策、一路一策”的改造要求制定实施方案,使规划编制工作更科学系统、改造内容更接地气。
一心为民 喜看百姓俱欢颜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发展,一头挑起民生。岳阳楼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旧改始终,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该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的初心和使命,真正以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以解决历史欠账、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为着力点,聚焦水、电、气、路综合配套陈旧落后,围绕道路破损、线缆散乱、屋顶防漏、污水横流等,坚持人民至上,采取“6+4+N”的模式,充分倾听群众诉求,并通过多轮业委会、理事会充分讨论、征求意见,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片区改造提质。
以消除安全隐患、畅通道路微循环为着力点,聚焦“出行难”“停车难”以及打通消防通道等“难”点、“痛”点问题,面对居民群众强烈的改造意愿,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新建、改建多个小区停车场,并主动将涉改小区道路建设融入到全市交通微循环建设的大局中统筹推进,有效打通交通“堵”点,畅通交通建设“毛细血管”。聚焦畅通消防通道,打通胜利巷、娃娃塘巷、东井岭巷、邓家湾巷、金龙巷、经编巷等多条“生命线”,以坚决有力的行动守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以提质改造老城区、推进城市形象更新为着力点。聚焦建设年代早、标准低,改造难度大的铁西片区,紧密结合西环线建设,大力推进洞庭南路两侧城市形象更新,坚持延续传承地方历史元素,点线面推进道路街景立面提质,并按照5分钟社区生活圈,瞄准居住品质痛点,围绕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及公共设施节点精准施策,同步开展口袋公园、菜市场、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停车场等“社区支点”的环境品质提升工作,让老旧小区“面子”好看,“里子”好住。
护航旧改 城市更新鏖战酣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举全区之力,从人力、物力、财力、空间等多方面给予最充足的保障。
岳阳楼区突出争资融资,多方筹资抓改造,策划包装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3个、公益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4个,申请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7.59亿元;申报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政府专项债券项目2个,申报债券资金计划5亿元。同时,拟通过闲置资产融资10亿元,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
小区改造、拆违先行。拆除存量违建是老旧小区改造提质最直接、最有成效、最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环节。该区建立“先拆违、后改造”的工作机制。东井岭片区拆除存量违建619处、3.4万平方米,片区环形消防通道全线打通;经编厂片区拆除存量违法建设近1.8万平方米;恒康花园小区组建“邻里+居民智囊团”,拆除存量违建91处4500平方米……全区共计拆除存量违法建设近20万平方米,真正拆出了空间、拆出了形象、拆出了效益、拆出了正气,实现了涉改老旧小区违建整治“零容忍、零存量、零补偿、零上访”的“四零”效果。
为根治消防和安全隐患,岳阳楼区制定《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房屋拆除补偿安置方案(国有土地)》,积极稳妥做好消防安全整治拆迁和危房拆迁户的安置工作,同时快速推进经编厂片区由市政府移交我区临时安置拆迁户的215套公产住房的修缮工作,依法依规对老旧小区部分房屋进行拆除整治,并以巴陵大桥市场及周边整治为城市形象更新试点,3个月时间完成782个门店、262个消防隐患点、近1000个违建摊位拆除任务,增设停车位335个,大桥两侧立面和老旧小区提质近10万平方米,不仅解决了交通治堵,同时改善了卫生环境、市场秩序,推进了市容市貌改造,曾经在时光变迁中逐渐衰败、破落的城市记忆,如今重新焕发蓬勃活力,成为了城市更新样板点。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该区出台《联点共建工作方案》,将30名区级领导、58个组织单位、94个联点干部打桩定位到94个项目实施单元,每个项目推选3-5名居民代表组建成立理事会,组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队,由街道班子成员任工作队长,并按照“四自两会三公开”建管模式,充分发动各方共同发力,理事会、业委会和居民代表全程参与改造各环节,干群同心齐上阵、共推旧改谋幸福的生动局面处处可见。
老旧小区改造“三分改、七分管”,该区以加强基层党建为引领,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贯穿始终,将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融入改造全过程,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和小区临时党支部等战斗堡垒作用,与“群英断是非”“微网格治理”等楼区治理新模式有机结合,建立完善市场化物业服务、“党建引领”物业管理、产权单位管理、业主自治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老旧小区改造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展望新时代,描绘新蓝图,岳阳楼区以崭新面貌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全区上下将坚持以深化老旧小区改造的坚定行动,奋勇担当起城市建管主职主责,全力以赴建设一座幸福的“人民城市”,为“核心引领区”和“首善之区”建设增添更加鲜活、更加生动的崭新注释!
来源:岳阳楼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胡峥 涂图 曾凡楚
编辑:龚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