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致敬教师 提灯引航】岳阳楼区“十佳班主任”|周小华:当好班主任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来源:岳阳楼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 龚艳 编辑:付玉 2023-08-22 10:59:45
—分享—

【编者按】俯首杏坛勤耕耘,粉笔无言写春秋。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岳阳楼区融媒体中心推出“致敬教师、提灯引航——岳阳楼区教师代表风采”专栏,即日起,持续刊发2023年岳阳楼区“十佳”班主任、“十佳”教育工作者、“十佳”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的事迹,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增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励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周小华,中共党员,1988年从岳阳师范毕业后就当了老师,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去年开始,周小华在十三中担任高三理科奥数班班主任、两个高三班的语文教师,并兼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2020届,他带的高三理科288班,55人参考,50人上本科,其中22人上特控线,且各项教学指标在本校同类班级评比中,均排名第一。

情系教育 扎根杏坛

周小华出生于“教师世家”,他的父亲、三个舅舅、一个哥哥、一个姐姐都是老师和班主任。受家人影响,周小华从小就向往当老师、当班主任。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师行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深耕杏坛,周小华一直坚持“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原则。语文教学上,他在“备教批辅考评”每个环节上都一丝不苟,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认真钻研课本,精心备课,一个学期甚至写满了五个备课本。2022年9月以来,周小华利用休息时间阅读了李镇西的《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花开的声音》《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教育随笔选等著作,孙绍振的《对话语文》《文学性讲演录》等语文教学的专著,写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对待考试,周小华特别重视讲评,每次考试的答卷评完之后,都要做认真的统计和分析,找普遍性的问题和典型的案例,还针对性地叫上学生“面批面评”,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业成绩。

多年来,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周小华克服困难,忠于职守。父亲离世后,他便带着年迈的母亲租住在学校周边就近照顾,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学习放在心中。

勤于学习 “充电”蓄能

身为一名班主任和教师,周小华将终身学习养成了一种习惯,他坚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知识视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才能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工作之余,周小华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等,认真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第四卷的多篇重要文章;并多次参加班主任的相关业务培训、继续教育等活动,“充电”蓄能。

今年1月,岳阳楼区组织高中教师业务考试,周小华既是学校所有参加考试的教师年龄中最大的,也是岳阳楼区语文科参加考试教师年龄中最大的。考评中,他在50多名参考的语文教师中名列第四。在7月31日的“十三中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他的报告作为重点推荐,受到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用心用情 关爱学生

多年来,周小华用心用情关爱学生,保持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深入开展家访,及时和家长交流学生在家和在校的表现,引导家长注意用合适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得到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和感激。今年高考结束后,考生家长写来感谢信,信中特别提到家访对她孩子的教育与升学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不是您几次家访,我的女儿是考不上一本的!”

同时,周小华还常常以“书信”为媒,和学生“做朋友”。他认为班主任经常找学生谈话,有些学生会厌烦,给所在班级的学生写信,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方便“说”出当面谈话时不方便说的内容,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方便家长了解相关情况,更有益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粉笔黑板输智慧,呕心沥血铸灵魂。初心不改,诲人不倦,周小华表示今后要继续坚持当班主任,力争当好班主任,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来源:岳阳楼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 龚艳

编辑:付玉

阅读下一篇

返回岳阳楼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