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做群众的贴心人

来源:东茅岭街道柴家山社区 作者:万云 编辑:付开 2015-10-16 11:42:33
—分享—

  下面,我围绕“做群众的贴心人”这个主题,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我的做法。

  一、搭建平台,让群众“认”。做好社区工作,搭建好服务平台是基础。2003年,我任年丰巷社区主任时,社区7个人挤在一间不足30平方的办公室里,外面门头难找,里面拥挤不堪,居民办事很不方便。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我想尽办法挖掘有利资源,借助市房产局在社区联点的机会,多次向领导汇报,争取进行房屋置换,终于为社区落实了300多平米办公用房。2006年,我调到柴家山社区工作。当时的柴家山同样是一穷二白,没有办公场地,居民群众办事十分不便。我千方百计找场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辖区单位区财政局的支持下,落实了总面积200多平米的社区服务平台,搭建了“道德讲堂”、“市民学校”、“社区书屋”、“邻里矛盾调解室”等机构,如今的社区服务场地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辖区居民群众办事更加方便、优质、高效了,居民更满意了。

  二、真情服务,让群众“亲”。 我常常提醒自己把群众当亲人,尽心竭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原德胜村胡家组刚划入我社区时,各类矛盾纷繁复杂,亟待破解的难题很多。我带领社区同志,加班加点走访,了解民情民意,多方筹措资金,为胡家组安装了路灯,安排了保洁员,疏通了下水管道,平整了坑洼地段,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灯不亮、路不平、水不通”难题。通过走访,对困难居民家庭情况登记造册,做到了情况清、底数明。帮助解决大病救助和低保,为零就业家庭推介工作。辖区居民邹自然身患绝症,丈夫眼睛残疾无收入来源,生活异常艰难。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她们家多方申请救援,帮助找工作,解决了她家的特困补助问题,每逢慰问、帮扶,我第一个考虑就是她们家。看到她们一家重燃生活的希望,看到胡家组居民融入社区温暖的大家庭,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三、争创佳绩,让群众“赞”。我们社区下岗职工、“40·50”人员多,工作环境复杂,工作任务繁重。遇到热点、难点问题,我从不回避、不推诿,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在工作中注重方式方法,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入手。针对下岗职工就业难、零就业家庭生活难的问题,我们坚持与区就业局联合,开展以“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送服务”为主题的“四送进家庭”活动;依靠辖区驻军单位优势,我们邀请驻军单位党员干部,共同开展“访贫问苦,走访慰问,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努力,切实帮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在得到上级的肯定同时,更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我们单位先后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社区”、“十佳学习型社区”,计生、综治、五创、社会管理创新等工作都获得过“先进单位”称号。

  我的工作实践告诉我,只有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让群众“认”、让群众“亲”、让群众“赞”,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来源:东茅岭街道柴家山社区

作者:万云

编辑:付开

阅读下一篇

返回岳阳楼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