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团来到我区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宋俍 沈纲 编辑:付开 2020-06-15 10:09:36
—分享—

图片1.jpg

6月13日下午,由中宣部举办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走进位于我区的城陵矶老港,来自中央、省、市、区18家媒体近70名记者实地感受城陵矶老港环保提质改造带来的巨大改变,用镜头和笔触,记录这里的发展变迁和群众的小康故事。

图片2.jpg

据了解,此次城陵矶老港被选入为采访团来我市的其中一站,其作为湖南通江达海桥头堡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的成就不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也功不可没。2019年6月,城陵矶老港启动环保提质改造项目,2020年4月底竣工投产。主体工程为长470米,宽110米,高46.5米,面积约5.1万平方米的巨型“胶囊”形散货仓库,是目前亚洲最长、最高、面积最大的网架结构散货料仓,项目具有全封闭、无污染、覆盖范围广等多个特点,有效解决了城陵矶港的货场粉尘污染问题,助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图片3.jpg

为保障该项目顺利推进,区委、区政府全力服务城陵矶老港提质改造工作,真心当好“服务员”,做好“店小二”,先后采取现场办公、召开协调会等多种形式,有效调处了项目推进过程中多个厂地纠纷。同时,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加快该项目复产复工,城陵矶街道多次实地调度,有效解决民工住宿、原材料供应等问题,保证了最早复工,最快建设,最稳防控,为该项目顺利如期竣工,提供了最坚强有力的保障。

图片4.jpg

图片5.jpg

如今,在多方努力下,城陵矶老港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焕发出新的生机。8代人居住在码头附近的沈望生老人,谈及这些年来的变化,感触良多。“以前一起风,码头上的矿石沙尘吹得满天都是,一下雨灰水到处流。但现在可大不一样了。”沈爹边说边看向远处巨大胶囊形状的建筑。在沈爹的印象里,自打这“胶囊”建成后,距离仅70余米的家中从此再难听到老港码头轰隆的噪声,货场粉尘污染问题也得到解决,加上种植的排排绿树,他感到生活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美了,就连‘胶囊’东边的大马路都成了我们每天早晚散步的好去处,我还经常带着重孙去附近玩哩。”沈爹笑着说。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宋俍 沈纲

编辑:付开

阅读下一篇

返回岳阳楼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