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6月,城厢镇将原有的25个街道民民委员会合并成7个,加上剪刀池居民委员会仍为8个居民委员会。水上居民委员会改为水上乡,脱离城厢镇。
1957年底,城厢镇下辖望城、金鸡、五里、得胜、南井、汴河、岳城7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复将水上乡划归城厢镇管辖,下辖湘湖、君山、城陵矶、月山、壕沟、西湖6个高级渔业社。城区仍为8个居民委员会。
1958年10月,城厢镇与城陵矶镇合并成立岳州人民公社。岳州人民公社按行业系统又分为郊区(农业)、工业、居民、财贸、城陵矶、文卫6个分社。郊区分社以原7个高级社划为7个生产大队;居民分社下设城南、城北2个管理区,下设8个生产队。1959年郊区分社又划分为联滨、五里两个分社。1960年,居民分社的8个生产队仍改为居民委员会。
1960年1月2日,成立岳阳市,属县辖市,行政区域仍为原城厢镇、岳州公社地域。全市划分为3区3社:即南区、北区、城陵矶区,郊区分社、梅溪分社、洞庭分社。全市共有28个管理区,8个居民委员会,201个生产队,1个直属场。原联滨分社与五里分社合并成郊区分社(含康王、马鞍两个大队),洞庭分社含运输分社。全市面积30平方公里,113643人。4月29日,岳阳市城市人民公社成立,岳阳市、岳阳市人民公社二套机构,一套人员。1961年10月30日,湖南省委决定,岳阳市直属湘潭地委领导,为密切城乡关系,有些工作委托岳阳县委代管。城市公社下设南区、北区、城陵矶、洞庭等4个城市分社,郊区、梅溪2个农村分社;4个城市公社下设14个管理区。其中,洞庭分社下辖东风湖、钩业、风网、君山4个管理区,南区分社下辖梅溪桥、先锋路、吕仙亭、天岳山4个管理区,北区分社下辖岳阳楼、观音阁、洞庭路、吊桥4个管理区,城陵矶分社下辖工矿、城陵矶2个管理区。
1962年10月20日,撤销岳阳市,恢复岳阳县城关镇。岳阳市城市人民公社改为城关镇人民公社,不久公社称谓取消。南区、北区、城陵矶分社分别改称南区、北区、城陵矶区人民委员会,属农业、渔业性质的郊区、洞庭分社仍保持公社称谓。全镇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7平方公里,62532人。
1963年4月5日,南区人民委员会改为城南街道办事处,北区人民委员会改为城北街道办事处,两个办事处辖25个居民委员会;郊区分社改为郊区公社,辖得胜、汴河、南井3个蔬菜大队,其它大队均划归岳阳县;洞庭分社改为洞庭公社,辖9个渔业大队,辖有4个直属畜牧水产场。
1969年2月,岳阳县五里公社仍划归城关镇,辖望城、望岳、光辉、前进4个农业生产大队。
1975年10月30日,岳阳县梅溪公社的共同、硚石、梅溪、建设、黄金等5个大队划归五里公社管辖。
来源:区新闻中心
编辑: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