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农村孩子的假期生活如何安排?郭镇乡马安村给出了暖心答案。凉爽的空调房、丰富的玩具图书、专业的大学生辅导......这个由村部打造的儿童服务站,正成为村里最热闹的“第二课堂”。
多彩活动点亮暑期生活
走进服务站,欢声笑语扑面而来。东侧活动区,几个孩子正围坐玩跳棋;西侧学习角,在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返乡高校志愿者指导下,三年级的小雨正攻克数学难题。“这里能写作业还能交朋友,比一个人在家有意思多了!”小雨开心地说。
服务站创新推出“学业辅导+兴趣活动”双模式:上午由高校志愿者提供课业辅导,下午开展棋类、绘画、阅读等兴趣活动。“每次看到孩子们专注学习的眼神,听到他们说‘懂了’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暑假特别有意义”。志愿者任同学一边整理书籍一边说道。
安全课堂护航快乐假期
“发现同伴溺水怎么办?”7月23日的防溺水课堂上,志愿者通过情景模拟教孩子们急救知识。服务站常态化开展主题安全教育,将交通、防拐等知识融入趣味游戏中。“孩子现在过马路都会提醒我看红绿灯”。家长李女士欣慰地说。
村支书介绍,服务站实行“双保险”管理:村委干部轮流值班,志愿者全程陪护,还建立了家长联络群实时分享动态,让务工家长安心又放心。
文化传承滋养童心成长
自建站以来,服务站坚持为孩子们打造系统化的成长平台。除了暑假的特色托管服务外,站内全年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春季读书会、夏日安全课、中秋民俗展、冬日暖阳行动,形成特色育人体系。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我们要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校外教育”,村支书表示,“通过系统规划、特色活动、个性服务,真正实现‘一个服务站,温暖一个村,惠及一代人’的目标”。
一台空调、几套桌椅、满架图书,这个不足百平的服务站,装下的不仅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更承载着乡村振兴中“幼有善育”的温暖实践。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教育资源下沉的生动样本,也听到了新时代农村最动人的成长乐章。
一审:莫流洁
二审:花江柳
三审:吴鹏翔
来源:岳阳楼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方嘉欣
编辑:黄佳蔚
本文为岳阳楼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